產品介紹
在餐廳點一份A5和牛牛排動輒破千元,但在家自己料理不到七百元就能享受同等級的美味,CP值超高,板腱的外型像一片樹葉,中間帶有一條筋,但因為是A5和牛,油脂分散均勻、入口即化,這條筋在烹調後幾乎不影響口感,反而讓口感更有層次,吃過都會回購這款牛排。(實品照片僅供參考)
和牛等級
在日本,和牛有200多個品牌,每個品牌根據其飼養區域、血統、品種、等級、飼養方式和飼養時間長短等不同標準來劃分。日本牛肉的評級基於產量和等級兩個因素,
A5代表了日本牛肉的最高等級。
〈延伸閱讀:日本和牛貴在哪裡?和牛知識懶人包〉
和牛歩留等級(精肉率)
簡單來說就是一頭和牛中可食用的比例高低,分成「A、B、C」3個等級,A級是高可食用比例在72%以上,B級是標準範圍69∼72%內,C級則是低於標準69%以下。
和牛油花交雜(BMS)
和牛肉質中細絲或點狀的白色紋理就是其脂肪,由於分布呈現形態有如大理石紋路,猶如霜所以也有「霜降」之稱,脂肪紋理基準有12種分為5大等級,No.12的肉脂分布比例最均勻為最上等,No.1的肉脂比例偏低,等級為最差。
和牛肉質組成分級
取決於牛肉的脂肪比例和脂肪紋理分布、肉質顏色和光澤、嫩度、脂肪色澤及質量這4項目來評等,主要是由人工專家肉眼判斷,每個項目評分都以數字1-5來評分,5為最高、1為最低。
和牛肉色等級(BCS)
牛肉肉色等級判斷基準是由專家人工用肉眼判斷,牛肉色基準:No.3-No.5最理想。
和牛脂肪顏色與質量(BFS)
評分等級5是肉質非常嫩,等級1為差,建議大家在享用和牛時還是注意一下牛的部位,即使是5等級嫩度的和牛,因為不同部位還是會有不同的嫩度,而脂肪呈現乳白色的會較淡黃色的優質。
解凍方式